The Icons 中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更多
    • 女性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 《The Icons》
  • English 英文
登入/註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he Icons 中文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健康

真美學時尚診所執行長張光正醫師:唯有固執,才對得起每一道傷口

Gary by Gary
2025.10.04
in 健康, 生活, 觀點
真美學時尚診所執行長張光正醫師。(真美學時尚診所)

真美學時尚診所執行長張光正醫師。(真美學時尚診所)

在醫美產業浪潮奔湧的今天,如何在「專業」與「商業」之間取得真正的平衡,始終是外界關注的焦點。醫美市場快速成長,許多診所透過華麗的行銷包裝、社群話題與廣告操作堆疊聲量,短期內吸引目光。然而這樣的方式往往容易流於表面,甚至使醫美被誤解為僅是「消費產業」,而忽略了它本質上仍是一門醫學,應該承載著責任與專業。

You might also like

COP30 人物聚焦|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COP30 是人類的生死線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醫療的使命,是守住健康源頭 

COP30 人物聚焦|COP30 執行長 Ana Toni:如果你不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那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市場氛圍裡,仍有人固執地選擇了一條或許看起來速度沒那麼快,卻走得穩健的道路,不依賴浮誇的形象塑造,也不迎合市場瞬息萬變的風潮,而是用嚴謹的醫學態度、持續十數年的研究精神,以及對「醫師身份」最純粹的信念,來回應社會的期待與產業的挑戰。真美學時尚診所執行長張光正醫師,正是其中鮮明的代表人物。

在接受英國全球企業家媒體《The Icons》艾肯仕國際名人誌專訪時,張光正執行長談到他如何在醫美產業中堅持自己的原則,並在質疑聲中選擇回到醫師最初的使命。他的故事橫跨家庭背景的養成、性格中的完美主義,以及在醫美領域超過十年的鑽研與教學,展現了「專業」與「人格」如何彼此交織,並最終凝聚成為病患與同行心中的信任標竿:

「對得起每一道傷口,才是醫師存在的意義。這不僅是一句話,而是對病患的一份承諾,也是對醫師自身專業最嚴格的檢驗。我認為,唯有在每一次手術中都保持這樣的初心,醫美才能超越商業化的包裝,回歸醫療本質,成為值得信任的價值所在。」

書香家風下的嚴謹養成

張光正執行長成長於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父母皆為教育工作者,並一路晉升至校長職位。這樣的背景,看似與日後他投身的醫美領域相距甚遠,卻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塑造了他面對專業與學問所展現的態度。

「我們家從小不看電視,晚上大家都在看書、進修。」張醫師回憶道,不同於同齡孩子放學後就能打開電視上的娛樂節目,他的生活幾乎是伴隨著書香長大,而在其中,對他影響最多的仍是父母親的典範:

「我小時候就知道,父母在職場上的成就,並不是靠關係換來的,而是靠一頁頁筆記、一次次考試,憑藉不斷學習與自我要求,才走出屬於他們的道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真的太多,在當中就包括『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真諦。」

他回憶,父母都出身平凡,年輕時都吃過困窘的苦,但靠著勤奮與堅持取得成就,也以最高的標準要求孩子:「母親總是嚴格督促我的課業,我記得小時候常常被她要求背誦課文,以及不停做題;父親則是以身作則,夜裡我常看見他還在燈下伏案苦讀。」這種「嚴中帶愛」的教育方式,雖在童年時讓他感到壓力,卻在長大後轉化為一種對自我的高度要求與紀律。

張光正醫師也常在對外的演講中提到父母的叮嚀:「他們總是告訴我,內在比外表更重要。」在看重衣著打扮與表象的速食社會,這樣的價值觀從小就深植他的心裡:「有人可能會說,這似乎與醫美產業的特性背道而馳,但我反而會這樣看:醫美的核心不是單純的修飾,而是幫助患者重建自信,讓外在與內在達到一致的真實。也或許正因為這份矛盾,我才對『必須做到最好』有了更深刻的執念。」

唯一的標準,就是做到最好

嚴謹、細緻、追求極致,這些在旁人眼裡或許只是性格特徵,但在張光正醫師身上,卻是一種貫穿生活與工作的核心態度。他從不允許任何細節被忽略,從桌面物品的擺放,到病例紀錄的整理,都必須一絲不苟。這種特質,一旦落到手術台上,便成為病人最堅實的保障。

「不做到最好就渾身不對勁。」張醫師直言,即便病患支付的只是基礎療程,他依然會忍不住在手術過程中多做一些修補,讓結果更臻完美。這樣的堅持,常常讓團隊哭笑不得,因為這意味著更長的手術時間、更高的耗材成本,以及更繁瑣的術後照護。然而,對張醫師而言,金錢或時間從不是首要考量,他唯一在意的,是「對得起這一道傷口」。

在他看來,這不僅是專業的底線,更是一種自我檢驗,「畫下一刀,就必須有足夠的理由,必須真正完成該做的重建,否則我寧願不做,因為對病人而言,沒有效果才是最昂貴的代價。」張醫師坦言,他常被同業提醒不要「太執著」,甚至有人告訴他:「病人付多少錢,就給多少服務,多做反而會讓團隊很難經營。」但他總是搖搖頭回答:「我沒有辦法睜著眼看見問題卻不處理,那不是我的作風。對我來說,醫師的責任不是計算成本,而是對得起病人的信任。」

在醫美產業中,確實存在許多「假刀」或包裝取巧的做法。張醫師毫不避諱地批評這些現象:「有些人只是劃了一刀,做個表面縫合,然後用華麗的詞藻把它包裝成高科技的手術。可是時間一到,病人自然會發現問題。那樣的手術不僅沒有價值,還是對病人的欺騙。」正因如此,他才更加堅持把每一台手術都做到極致:

「我可以接受自己做得慢,但我不能接受自己做得不完整。」

張光正醫師在示範教學中,細心解說手術步驟,周圍醫師全神貫注記錄。他始終堅持「唯一的標準,就是做到最好」,不容忽視任何細節。對他而言,醫師的責任不是計算成本,而是回應病人的信任,確保每一道傷口都獲得最完整的照護。(圖:真美學時尚診所)

更新與升級,才能不被淘汰

在醫美產業快速膨脹的年代,行銷話術與浮誇包裝幾乎成了主流,許多診所為了吸引顧客,不惜透過誇大的廣告與華麗的承諾來營造效果,甚至有人將醫療倫理置於次要位置。張光正醫師對此現象直言不諱,他認為這樣的風氣已讓醫美逐漸偏離本質,喪失了作為醫療的專業初衷。而不同於許多同業追求大量的廣告流量與粉絲,他則是選擇花更多時間在研究裡。

十多年來,他持續經營跨國醫師讀書會,從最初的幾位同道中人,到如今已匯聚兩百多位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新加坡與日本的醫師,共同鑽研超過兩千篇國際論文與二十餘本厚重教科書:

「我追求的,是能在手術台上被驗證的結果。從醫學生開始,我的想法就是這樣,徹底理解臉部每一條韌帶、每一層脂肪的真實結構等,是最基礎、也最必要的事,我希望更多醫師能夠跟我一樣,透過讀書會相互督促、不斷學習,大家就能持續進步。」這份執著也讓他在業界贏得「台灣醫美字典」的稱號,他一直相信,專業必須有根有據,而面對同業過多的廣告競爭,他也無懼地認為,專業才是能長久抵抗浮誇行銷的護城河。

樂於分享專業的張醫師,也曾在醫學會上公開分享研究成果時,遭到一些同行的調侃,甚至有人勸他:「你何必把自己會的東西分享給別人?留著自己用就好,反而更能維持競爭力。」他的回應是這樣的:

「或許這就是父親留下的影響,既然喜歡做學問,就要樂於教人,而有了這個習慣,我自己其實得到的更多,因為我會拼命繼續學習。就好比我組織的醫師讀書,其實也僅是一種形式,但會中常跟大家分享的是,醫學是一門永遠不會靜止的專業,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升級自己,才不會被淘汰。」

張光正醫師醫美產業大會演講中強調,醫美的本質在於專業而非浮誇行銷。他十餘年來持續推動跨國醫師讀書會,帶領兩百多位醫師研讀數千篇國際論文與專業書籍,被譽為「台灣醫美字典」。他相信唯有不斷更新與升級專業,才能在瞬息萬變的醫美產業中屹立不搖。(圖:真美學時尚診所)

在質疑中堅持專業

醫美是一個極度主觀的產業。即便醫師再怎麼精準地規劃與執行手術,結果仍可能因病患的心理落差或過度期待而受到批評。張光正醫師並不否認這樣的現實,他直言:「手術案例越多, 隨之而來的負評也會一件件出現,這是無可避免的現象。因為,成功的案例即使多如繁星,卻無法停止主觀的評判及抱怨聲音。」

然而,他並不把批評視為威脅,而是當作檢驗自己與團隊的機會,「當病人質疑你時,其實正是你再一次證明專業的時刻。」張醫師認為真正的信任不是靠演算法堆疊、廣告堆砌,也不是靠一兩句安撫的話語,而是靠醫師的人格與專業態度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在真美學時尚診所,他建立了一個嚴格卻透明的文化。當遇到病患的不滿或術後的困惑時,他要求團隊第一時間面對,而不是用話術帶過,更不是推諉責任,「你必須誠實告訴病人發生了什麼,然後用專業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病人才會真正信任你。」這樣的標準,對醫師與團隊而言無疑是高壓的,但長期下來,也凝聚起一群同樣相信「醫美應該回歸醫療本質」的夥伴。

而在手術標準上,他也始終堅持到底,「組織一定要復位,韌帶一定要處理,讓客人做有效的療程。」這樣的堅持往往意味著手術更困難、更花時間,也意味著他必須承擔更多的時間與壓力,但他認為這才是對病人真正的交代。

他分享過一段心聲:「有些病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我會花那麼多時間在一個看似簡單的手術上。但在我眼裡,每一刀都是對一個人的生命痕跡負責。如果只是做表面功夫,那我不如選擇不做,因為那不符合我身為醫師的初衷。」正因為這樣的態度,讓他在一次次的誤解中,把批評轉化為信任,而這份「不妥協」,也最終成為他與病人之間最堅固的橋樑。

張光正醫師長始終相信「批評是再次證明專業的契機」。在真美學時尚診所,他帶領團隊以誠實與專業正面面對病患的質疑,堅持手術必須完整有效,拒絕表面功夫。正因這份「不妥協」,他在一次次挑戰中將質疑轉化為信任,建立起醫師與病人間最堅固的橋樑。(圖:真美學時尚診所)

醫美必須說證據,而不是話術

在眾多經營方式並行的醫美產業裡,他始終堅持專業與人格的實踐,張醫師認為,真正能被時間記住的,從來不是一句廣告口號或一張修圖過度的形象照,而是醫師本身的人格與專業態度。

「你可以靠話術吸引一次,但唯有專業,才能贏得一輩子的信任。」這是張光正執行長十多年臨床與研究中不斷被驗證的結果。病患或許會被短暫的話術說服,但真正的口碑來自於術後幾年甚至十年仍然能維持效果,來自於病人在鏡子裡看到的自信。

張醫師最重視的,是「實證醫學」的精神。他堅持每一個手術規劃、每一個操作細節,都必須有臨床數據或解剖研究作為依據,而不是單純依賴經驗或市場宣稱,「醫學必須建立在證據之上,這樣才有辦法說服自己,也才能真正對得起病人。」正因如此,他才會花費大量時間閱讀論文、進行解剖實驗,甚至帶領跨國讀書會,讓專業知識不斷更新與實行。

在這樣的信念下,張醫師將自己定位為「醫療人格的實踐者」。對他而言,醫師的角色不只是提供技術服務,更是承擔信任的守護者。因此,他持續公開分享研究成果,甚至將耗費心力整理的手術筆記無私交給後輩,他深信唯有專業的集體提升,才能讓醫美產業走向更透明、更負責的未來。

「我希望這個產業能少一些浮誇,多一些真實。廣告行銷在短期內或許能創造聲量,但若沒有人格與實證醫學的支撐,終將隨著市場更替而被淘汰。我相信,若一位醫師願意花十年、二十年去堅持專業,病人最終能分辨出誰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張光正執行長強調「醫美必須說證據,而不是話術」。他堅持以實證醫學為核心,將每一項手術建立在臨床數據與解剖研究之上,並持續透過跨國讀書會推動專業提升。他相信,唯有專業與人格才能長久贏得病人的信任,帶領醫美產業走向更透明與負責的未來。(圖:真美學時尚診所)

張光正執行長:病人交給我的不是臉,是人生

在張光正執行長看來,醫美手術並非單純的醫療行為,而是一場關乎身份、尊嚴與未來的抉擇。每一刀劃下,不只是改變外貌,而是重塑一個人與世界對話的方式。外表會被時間消磨,但那份從鏡子裡被重新看見的勇氣,會伴隨一生。

「醫美不是一筆交易,而是一種承載。」張光正醫師說,當產業在潮流與行銷裡起落,他選擇把標準拉回到最簡單的一件事,就是能否讓病人在多年後,依然覺得當初的選擇值得。

他深知,患者所託付的不僅是外在樣貌,更是對未來生活的期盼,那可能是一段新的人生階段,甚至是一段重建自信的過程。而醫師在手術室裡的專注,不只是技術的展現,更是對這些託付的回應。

在這樣的思維下,醫美不再被定義為「變好看」的捷徑,而是醫師與患者共同面對未來的契約。張光正醫師相信,唯有堅守這樣的高度,醫美才能真正成為一種值得尊敬的醫療專業,而非短暫的流行:

「在我看來,醫美真正的價值,不是改變容貌,而是延續一個人的自信與價值。既然如此,更該固執。」

張光正醫師認為,醫美不是單純的手術,而是承載病人對未來的期盼與自信重建,「病人交給我的不是臉,是人生。」在他眼中,每一刀都是責任的回應,目的不在於追求一時的美,而是讓患者在多年後依然覺得選擇值得。對他來說,醫美真正的價值,是延續人的自信與勇氣。(圖:真美學時尚診所)

精選推薦: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醫療的使命,是守住健康源頭

讓美麗與健康共存,新顏診所胡守丞院長:以醫療專業為本,推動安全與永續發展

Tags: 實證醫學張光正拉皮真美學時尚診所醫美
ShareShareTweet
Gary

Gary

我用創新點燃品牌之火,用策略引導市場之舟,十年磨一劍,專為打造不朽傳說。

推薦閱讀

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圖:Club de Madrid)

COP30 人物聚焦|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COP30 是人類的生死線

by Kawin Lee
2025 年 10 月 3 日

...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圖:周維薪醫師)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醫療的使命,是守住健康源頭 

by Gary
2025 年 10 月 2 日

...

COP30 執行長 Ana Toni。(圖:Wikipedia)

COP30 人物聚焦|COP30 執行長 Ana Toni:如果你不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那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by Albert Hsu 許宥辰
2025 年 9 月 18 日

...

豹變 IP 創始人、豹變學院院長張大豆(左)與 The Icons Media Group 創始人許復(右)。(圖:The Icons)

未來十年,沒有 IP 的企業領袖將逐漸失去市場信任

by YC
2025 年 9 月 11 日

...

方策科技創辦人方旭偉博士。(圖:方策科技)

方策科技創辦人方旭偉博士:醫材將是台灣下一張國際名片

by Gary
2025 年 9 月 9 日

...

熱讀

真美學時尚診所執行長張光正醫師。(真美學時尚診所)

真美學時尚診所執行長張光正醫師:唯有固執,才對得起每一道傷口

2025 年 10 月 4 日
旺寶整合行銷董事長吳同喬(圖:The Icons)

從街頭到奧運!旺寶整合行銷董事長吳同喬:推動三對三籃球讓台灣登上國際舞臺

2024 年 9 月 23 日
Sam Cox(圖:Arts&LifeNews)

強迫症反轉藝術人生!英國塗鴉藝術奇才 Mr. Doodle: 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是我的畫板

2024 年 8 月 1 日
曼谷東南大學副校長 Dr. Pattarada Rungruang(左)、中華少年成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魏名聰(中)、肯亞青年代表 Kimanzi Margaret Wanjiru(右)。(圖:2025 UN-SDGs Bootcamp & Forum)

30 國青年齊聚曼谷宣讀《曼谷青年永續宣言》!聯合國永續目標論壇發起人魏名聰:當世界需要重構,教育也該重新定義

2025 年 5 月 12 日
發愣吃執行長林聖連。(圖:發楞吃)

發愣吃執行長林聖連:以一碗麵撼動國際餐飲格局,開創新中式料理的永續投資奇蹟

2024 年 12 月 23 日
謝煥麒 UKL 執行副總 (圖:農業部)

友善土地,永續時尚!UKL 執行副總謝煥麒:因為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源頭!

2025 年 7 月 14 日

The Icons

  • 關於 《The Icons》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女性

主題分類

SDG 商業 傳承 學術 生活 ESG 國際 創新 文化 科技 領導力 健康 娛樂 最新 觀點

語言轉換

繁体中文

聯繫我們

Email: hello@theicons.net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登入或創建您的帳戶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帳號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我已經是會員? 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請輸入您的會員帳號或電子郵件地址以繼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英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The Icons》
  • 登入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