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cons 中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更多
    • 女性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 《The Icons》
  • English 英文
登入/註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he Icons 中文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ESG

全球秩序劇變下,新世代企業家的使命:不是守護過去,而是創造未來

Gary by Gary
2025.08.28
in ESG, 傳承, 創新, 商業, 觀點, 領導力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為: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永續創新計畫總監 Viola Jardon、互助營造董事長特助林子程、展晟照明集團南區總經理黃真瑋、信昌機械廠營銷長奚仲豪、大瀚國際開發董事長蔡明瑋、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會長暨清華大學教授謝英哲、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The Icons》執行長暨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秘書長許復。(圖:The Icons)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為: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永續創新計畫總監 Viola Jardon、互助營造董事長特助林子程、展晟照明集團南區總經理黃真瑋、信昌機械廠營銷長奚仲豪、大瀚國際開發董事長蔡明瑋、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會長暨清華大學教授謝英哲、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The Icons》執行長暨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秘書長許復。(圖:The Icons)

當全球秩序板塊正劇烈移動,ESG 浪潮也從企業社會責任的「選擇題」,轉化為決定供應鏈存續的「必修題」。在這股趨勢下,處於傳承與創新關鍵時刻的家族接班人正面臨重重考驗,不只是商業模式的調整,更是一場關乎領導格局與思想深度的全面挑戰。

You might also like

AI 時代醫師「個人品牌」下一個戰場在何方?《The Icons》執行長許復:升維到「領袖品牌」,從槓桿人格到定義時代

專利,不只是保護!灃郁智權創辦人陳雲逸:企業要活下去,要先看懂政策與市場之間的縫隙

CAMentrepreneurs 劍橋全球企業家台灣論壇:從她們的故事,一探由在地韌性走向國際舞台的創新之路

2025 年 8 月 5 日,由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臺灣數位企業總會(Taiwan Digital Enterprise Alliance, TDEA)以及英國全球企業家媒體《The Icons》艾肯仕國際名人誌共同策劃,在台北的大瀚環球商務中心舉辦的論壇「從傳承到創新:如何從企業內部驅動企業永續競爭力?」正式登場,匯聚了來自傳產、科技、金融、餐飲等多個領域的企業接班人與各領域領導者。一場又一場的深度對談,讓正處於轉型關鍵期的二、三代企業掌舵者們,找到了面對未來挑戰的思考起點。

由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臺灣數位企業總會(TDEA)與英國《The Icons》國際名人誌共同策劃,論壇於 2025 年 8 月 5 日在台北大瀚環球商務中心舉行,匯聚傳產、科技、金融、餐飲等領域的企業接班人與領導者,探討如何在 ESG 浪潮下,從企業內部驅動永續競爭力。(圖:The Icons)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真正的接班不是接收資產,而是重新創造意義

論壇開場,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就開門見山指出,接班人真正的難題,不在於如何守成,而在於如何定義未來的成功。她直言,過去的成功模式固然為企業打下基礎,但在劇烈變動的時代中,如果接班人只是維持既有做法,頂多只能延續一時,很快就會被環境淘汰。

長期協助新世代企業家解決接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挑戰,被媒體稱為「二代女王」的王怡雯觀察到,多數接班人對父輩留下的經營模式已經駕輕就熟,但這樣的優勢能維持多久,值得深思:

「市場快速更迭,國際化壓力與數位浪潮接踵而至,世代價值觀也不斷改變,單純『照本宣科』複製過去,只會讓企業失去應變能力。」王怡雯強調,接班的本質不是「接收資產」,而是「重新創造意義」:

「我們要用未來最嚴苛的標準檢視自己,現在做的事能不能讓企業在十年、二十年後依然站得穩?未來獎勵的,不是已經很大的企業,而是那些敢於選擇、敢於改變的勇者。」王怡雯進一步點出,這正是一種「勇者的責任」,敢於打破舊規則,承擔轉型壓力,帶領組織走向未知的領域,唯有如此,企業才能不被困在過去的榮光中,而是在新時代中持續創造價值。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於論壇開場致詞時指出,真正的接班並非單純接收資產,而是重新創造意義,強調新世代企業家唯有勇於突破舊規則、承擔轉型責任,才能在數位浪潮與國際化挑戰下持續為企業創造價值。(圖:The Icons)

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永續創新計畫總監 Viola Jardon:永續是長遠競爭力,領導者必須親自推動

來自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Cambridg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CISL)的永續創新計畫總監 Viola Jordon,也在論壇中將 CISL 近四十年的研究成果濃縮為簡明卻深刻的思維框架,為現場的領導者指引方向,也觸及了他們心中最迫切的疑問。

Viola 指出,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名詞、繁複的指標與短期市場壓力,企業在推動轉型時最常犯、也是最致命的誤區,就是把永續視為一個專案,交給某個部門或外部顧問去處理。她直言,這種做法看似高效,實際上卻是根本性的戰略錯誤,也是許多企業的永續行動流於表面、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因為當永續被切割為附屬任務,往往就只會停留在公關包裝的層次,無法真正轉化為營運的韌性與市場的競爭力。

在 Viola 看來,永續不是口號,更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一場必須由最高決策層親自推動並貫徹的深層變革。這番話也為現場的新世代領導者重新校準了責任,同時明確提醒他們,在這場攸關企業未來十年、二十年存續的關鍵戰役中,領導者絕不能置身事外。「無論是談科技還是談永續,最終都要落在真正握有決策權的人身上。如果你真的想推動,就必須讓核心領導者親自投入,把這個想法種進他們的腦海。如同這句名言所說:『革命,不能假手他人。』」

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永續創新計畫總監 Viola Jardon 在論壇中強調,永續不是專案或公關工程,而是一場必須由最高決策層親自推動的深層變革,唯有領導者親自承擔責任,才能將永續轉化為企業的長遠競爭力。(圖:The Icons)

信昌機械廠營銷長奚仲豪:藍圖先行,才能帶動產業共進

如果說永續轉型是一場席捲全球的產業革命,那麼信昌機械廠營銷長奚仲豪就正站在這場革命的最前線。身為國際頂級汽車品牌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商,他所面對的不是倡議性的討論,而是一道道來自客戶的硬性指令:碳足跡稽核、材料溯源報告、零廢棄承諾,這些要求無一不與訂單存續緊密相連。

奚仲豪的處境,也正是許多台灣「隱形冠軍」在全球價值鏈中共同面對的縮影,但他並不把這些壓力視為被動承擔的重擔,而是看見了引領產業鏈升級的契機。對他來說,嚴苛的標準並不是阻力,而是打造「競爭護城河」的機會。他清楚意識到,永續轉型從來不是單一企業能夠獨自完成的工程,只有當上下游夥伴同步前進,轉型才能真正落地:

「永續經營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一個人做的。你必須要結合你的上下游、你的客戶、你的供應商,大家一起在供應鏈中進行真實的轉型。你要怎麼樣把你的供應鏈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在我看來,要先有一個藍圖,再一起去規劃怎麼樣走到那個目的地。」

信昌機械廠營銷長奚仲豪(中)談到,國際品牌對碳足跡稽核與零廢棄承諾的要求,已成為供應鏈存續的硬性門檻。他認為這些嚴苛標準並非阻力,而是推動產業鏈升級的契機,唯有先擘劃藍圖,並與上下游攜手並進,永續轉型才能真正落地。(圖:The Icons)

展晟照明集團南區總經理黃真瑋:在綠色浪潮中,發現新商機

當許多企業的永續之路是被供應鏈的壓力所推動時,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路徑,則源於領導者自身的遠見與決斷。這條路徑往往更加艱難,因為它需要在沒有外部強制力的情況下,主動挑戰組織內部長久以來的成功慣性,並為一個已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的企業,尋找第二條、甚至第三條成長曲線。

展晟照明集團南區總經理黃真瑋的永續實踐,更多來自「內部主動」的探索。她敏銳地將照明產品的「節能」本質,與新興的「碳權」商機結合,成功地把永續從企業的成本項目轉化為新的價值來源。這不僅展現出領導者的果敢,更體現出一種將被動防守化為主動出擊的格局。

對黃真瑋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商業操作,而是一場深層的思維轉換,是對企業核心價值主張的重新定義。在這個浪潮下,舞光品牌的定位,從單純的「高品質高效能照明品牌」,加值為「提供永續、具備資產創造潛力的能源解決方案」。這一轉型,為企業創造了另外一種成長曲線,也示範了在新舊典範交替之際,領導者如何以主動姿態,把潛在挑戰轉化為重新定義市場的契機:

「我認為永續轉型是一個進行式。在這過程中,你所做的每一個策略、每一個行動、每一次思考,最終都會累積成一個更大的藍圖。就像我過去學的是地緣政治,沒想到在十幾年後,這些知識會全部派上用場。記得,你當下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不會白費。」

展晟照明集團南區總經理黃真瑋(中)分享,將照明產品的節能特質與碳權商機結合,讓永續從成本轉化為新價值來源,進一步把舞光品牌定位升級為兼具能源解決方案與資產潛力的永續品牌。(圖:The Icons)

互助營造董事長特助林子程:轉型能走多遠,取決於領導者的決心

營造業長期以來在國家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貢獻了相當比例的 GDP,但在這穩健表象之下,結構性的危機正逐步浮現。勞動力快速老化、新血難以補足,加上生產力長期停滯,使得這個傳統巨擘逐漸面臨轉型壓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互助營造董事長特助林子程,卻看見了科技所帶來的突破契機。

在林子程眼中,營造業若只是維持現狀,最終只會走向衰退:「傳統模式早已無法回應時代挑戰,而新技術的導入,特別是人工智慧,不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而是一股能夠重新定義產業規則的核心動力。」林子程說,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建築物的構思、管理與施工方式,也成為推動未來建築生產力的關鍵引擎,面對這樣的新科技浪潮,唯一能做的就是全面擁抱它。

林子程也強調,這樣的變革絕非單一資訊部門的任務,而是一場自上而下、滲透整個組織的文化與營運革命,需要最高領導層親自承擔與推動,「回應幾位講者們的觀點,在我們公司,面對 AI 帶來的一切改革,都不是可以外包的工程,而是領導者本身必須帶頭的責任。我也相信,真正的轉型,只有領導者親自引領,才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互助營造董事長特助林子程(右)認為,營造業的未來不在於守住傳統,而在於擁抱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將其作為重塑產業規則與提升生產力的核心動力,他提到唯有領導者親自引領,轉型才能真正走得長遠。(圖:The Icons)

把個別努力凝聚成系統性影響,價值才會被放大

大瀚國際開發董事長蔡明璋,此次贊助大瀚環球商務中心作為論壇的合作場地,他表示,身為深耕開發與商用空間領域多年的企業家,他始終相信空間不只是建築本身,更是推動產業升級與人才交流的舞台:

「大瀚環球商務中心的設計理念,就是要將國際標準的專業規劃與在地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讓這裡成為思想、資源與創新的交會點。我們很榮幸見證新世代領導者在此對話、凝聚未來的方向。唯有在這樣的平台上,台灣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傳承與創新的共鳴,並與國際接軌。」

大瀚國際開發董事長蔡明璋表示,大瀚環球商務中心的規劃理念在於結合國際標準與在地需求,打造思想、資源與創新的交流舞台,他期望這裡成為新世代領導者對話與凝聚方向的平台。(圖:The Icons)

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會長、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所教授謝英哲,則將焦點放在領導者的內心。他認為即便擁有再理想的平台與完善的制度設計,最終推動變革的力量,仍取決於領導者心中那份「雙眼發光」的使命感,這是將策略轉化為組織信念、將理念落實為行動的真正引擎:

「劍橋的教育傳統常常提醒,領導力不僅僅是治理與管理的技巧,更是一種持續追問『為何而為』的深度思考。正因如此,許多在國際舞台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劍橋校友,不是因為掌握了最先進的工具或框架,而是因為能以堅定的價值觀和全球視野,引領組織在不確定的時代中找到方向。因此,唯有當企業領導者把使命內化為信念,並以此為基礎凝聚共識,轉型才有可能跨越世代、持續創造國際影響力。」

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謝英哲指出,推動變革的關鍵不在制度設計,而在於領導者是否擁有「雙眼發光」的使命感,唯有將使命內化為信念,才能凝聚共識並持續創造國際影響力。(圖:The Icons)

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秘書長、《The Icons》執行長許復,則從策略的高度提出了下一步的行動框架。他指出,當合適的場域與對的人都已經聚集,接下來的關鍵不只是交流,而是如何透過策略性的結盟與有效的傳播,把現場凝聚的共識轉化為可持續的影響力。在全球競爭格局劇烈變動的時代,新世代企業家不能侷限於「各自為戰」,而應將分散的力量整合,形成能夠被國際理解與認同的敘事:

「若能將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具體實踐,透過媒體、論壇與跨境社群有效放大,不僅能吸引國際投資與合作,更能讓在地的案例成為全球議題的一部分。當一個故事能在不同文化語境中被理解與共鳴,它就不再只是單一企業的經驗,而是能引發連鎖效應的集體資產。這正是新世代企業家面對競爭時最需要展現的價值,把地方的實踐轉化為國際的語言,把個別的努力凝聚成系統性的影響。故事必須走出去,價值才會被放大!」

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秘書長、《The Icons》執行長許復提出行動框架,強調新世代企業家應透過策略結盟與跨境傳播,將在地轉型案例轉化為國際語言,讓分散的努力凝聚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集體資產。(圖:The Icons)

精選推薦:

CAMentrepreneurs 劍橋全球企業家台灣論壇:從她們的故事,一探由在地韌性走向國際舞台的創新之路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賦能「雙軸轉型」,珍煮丹董事長高永誠、豐藝集團策略長陳少翎、大武山牧場科技營運長魏毓恆:零碳絕不僅是一個環保目標!

Tags: ForumViola Jardon互助營造信昌機械廠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大瀚國際開發奚仲豪展晟照明集團林子程王怡雯臺灣數位企業總會艾肯仕國際名人誌蔡明瑋許復謝英哲黃真瑋
ShareShareTweet
Gary

Gary

我用創新點燃品牌之火,用策略引導市場之舟,十年磨一劍,專為打造不朽傳說。

推薦閱讀

白袍人生創辦人張益豪醫師與英國全球領袖媒體《The Icons》艾肯氏國際名人誌執行長許復。(圖:The Icons)

AI 時代醫師「個人品牌」下一個戰場在何方?《The Icons》執行長許復:升維到「領袖品牌」,從槓桿人格到定義時代

by Gary
2025 年 8 月 23 日

...

灃郁智權創辦人陳雲逸。(圖:灃郁智權)

專利,不只是保護!灃郁智權創辦人陳雲逸:企業要活下去,要先看懂政策與市場之間的縫隙

by Gary
2025 年 8 月 19 日

...

由左至右為:國立成功大學榮譽校長蘇慧貞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蕭嬋副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士平副教授、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永續創新計畫總監 Viola Jardon。(圖:The Icons)

CAMentrepreneurs 劍橋全球企業家台灣論壇:從她們的故事,一探由在地韌性走向國際舞台的創新之路

by Gary
2025 年 8 月 12 日

...

藝術家黃思綺。(圖:黃思綺)

觀看之外的倫理,藝術家黃思綺:創作,是我對永續與平等的溫柔回應

by Gary
2025 年 7 月 30 日

...

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蔡宏營博士。(圖:The Icons)

以科技與永續為核心,開啟臺灣與劍橋對話!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蔡宏營博士:推動亞洲創新進入歐洲決策核心

by Nelson Tseng 曾竣賢
2025 年 7 月 23 日

...

熱讀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為: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力學院永續創新計畫總監 Viola Jardon、互助營造董事長特助林子程、展晟照明集團南區總經理黃真瑋、信昌機械廠營銷長奚仲豪、大瀚國際開發董事長蔡明瑋、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會長暨清華大學教授謝英哲、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The Icons》執行長暨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秘書長許復。(圖:The Icons)

全球秩序劇變下,新世代企業家的使命:不是守護過去,而是創造未來

2025 年 8 月 28 日
稻盛和夫哲學文化協會創辦人張文澤。(圖:張文澤)

稻盛和夫哲學文化協會創辦人張文澤:以哲學之道,鋪展心靈與永續共生的未來

2025 年 5 月 23 日
英國首相 Keir Starmer。(圖:Carl Court/AP)

英國首相 Keir Starmer:以「負責任的 AI 主權」重塑英國的未來

2025 年 6 月 12 日
發愣吃執行長林聖連。(圖:發楞吃)

發愣吃執行長林聖連:以一碗麵撼動國際餐飲格局,開創新中式料理的永續投資奇蹟

2024 年 12 月 23 日
盧浩智 沅星航空

沅星航空創辦人盧浩智:我是「溫柔的破壞者」,以創新私人包機模式飛出亞太中樞新格局!

2024 年 5 月 27 日
由上至下、左至右為:白袍人生學院創辦人 張益豪醫師、中醫大新竹附醫執行長張宜真、醫學影像敘事者高愷蓮、越 功能醫學診所院長陳君琳;台灣牙醫行銷學院創辦人林建佑醫師、悅庭牙醫診所院長曹皓崴、好日子診所院長黃煜晏、《The Icons》執行長許復。

走出診間的那一步,白袍人生學院:打造屬於自己的敘事空間

2025 年 7 月 15 日

The Icons

  • 關於 《The Icons》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女性

主題分類

SDG 商業 傳承 學術 生活 ESG 國際 創新 文化 科技 領導力 健康 娛樂 最新 觀點

語言轉換

繁体中文

聯繫我們

Email: hello@theicons.net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登入或創建您的帳戶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帳號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我已經是會員? 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請輸入您的會員帳號或電子郵件地址以繼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英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The Icons》
  • 登入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