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cons 中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更多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 《The Icons》
  • English 英文
登入/註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he Icons 中文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ESG

超前部署畜牧業永續轉型!祥圃實業執行長、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吳季衡:創新求變,是唯一生存法則!

YC by YC
2024.02.02
in ESG, SDG, 傳承, 創新, 商業, 生活, 科技, 領導力
超前部署畜牧業永續轉型!祥圃實業執行長、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吳季衡:創新求變,是唯一生存法則!

Photographic: CHOHO

「不論是農產或畜牧,台灣大多是個體戶,轉型成本偏高,有些連數位化都還沒開始,更不用談『數位轉型』跟『零碳轉型』了!」在亞洲許多國家,談到永續轉型,畜牧業是比較容易被「遺忘」的領域,因為挑戰重重,但偏偏有人卻另闢蹊徑,大膽邁步開拓出一片獨特的天空。

You might also like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與陳韻如的溫柔革命:當女性開始與自己「私密」對話,世界因此改變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打造台灣紡織業 ESG 典範——讓團體制服兼具美感、舒適與永續

藝術醫療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啟蒙——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與精神科醫師徐淑婷以對話串聯創作與臨床的療癒可能

祥圃實業執行長、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吳季衡,在接受《The Icons》艾肯氏國際名人誌專訪時,首先提到畜牧業在永續轉型中的困境:

「包括環境成本提高、市場持續萎縮、或人力不足等因素,這個產業談傳承是不容易的,尤其台灣普遍對畜牧業的未來相對不樂觀,縱使現在政府有補助,業者也有心想改變,仍然面臨各式各樣的難題。」即使畜牧業面臨重重挑戰,吳季衡仍然相信危機也能是轉機,在 2010 年時就堅定地決定自家企業必須另闢蹊徑,往品牌化與數位化的方向前進,創造新的價值來應對畜牧業萎靡的前景。

吳季衡當年的跳脫框架,對當時的畜牧同業來說是很「奇怪」的想法,而如今回頭來看,他的「異想天開」卻展現了前瞻思維。數位轉型已經是各行各業現今都在搶著做的顯學,而吳季衡的團隊,也早已開始一步一腳印,謹慎、務實地提早踏上永續轉型之路,成為同業中的先行者。

「我常問團隊、甚至自問『只有這樣子嗎?』『還可以怎麼做呢?』像我們公司是代理動物營養品起家,以內銷為主,卻是第一家做到歐盟規格的營養品加工廠,最近也打算提出永續報告書,即使不是公發公司,產業目前也是以內銷為主,但我就認為這些都值得做,不只是為了凝聚企業文化,更是因應未來趨勢,讓前方的路可以走得更長遠。」

吳季衡說,他從接班開始時就相信一件事,不論是「數位轉型」還是「零碳轉型」,只要他相信一件事是對的,並且卯勁全力用各種方式邁進,就不會做不到:「因為創新求變,是唯一生存法則!」

吳季衡說,他從接班開始時就相信一件事,不論是「數位轉型」還是「零碳轉型」,只要他相信一件事是對的,並且卯勁全力用各種方式邁進,就不會做不到。(圖:CHOHO)


「愛吃」與「創新」帶領祥圃轉型

祥圃實業創立於 1984 年,迄今正好四十年,以販售維他命、有機礦物質或益生菌等動物營養品為主。吳季衡回憶,從求學開始,他歷經加拿大、美國、日本各地的生活,也養成比較各地不同飲食文化、觀察相關產業的習慣。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經濟及國際關係雙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企管碩士後回台灣接班,便開始推動供應鏈整合,陸續建置肉品分切廠、飼養場,並創立「究好豬(CHOHO Pig)」的聯合職人品牌。

「其實家裡沒有特別培養接班人,但我從小就喜歡生物,對『吃』也很在意,剛好就興趣結合專業,開始思考能否用不一樣的方式來耕耘畜牧業。」吳季衡熱愛追求不同的飲食文化,體驗各地的飲食習慣、風格,也喜歡與各國廚師交朋友,一方面嘗試在畜牧業經營上開創不同的可能性,而從興趣延伸出來的各種知識,也讓他在工作上更得心應手:

「例如牛肉至少就有十多種以上變化,但提到豬肉,最常聽到的就是梅花豬、松阪豬、五花肉三種,好像少一些體驗,我就思考,一定有機會開創更多新的可能性。」吳季衡與團隊夥伴們發揮創意,最終將不同物種的分切法應用在豬肉上,開發出了「眼鏡肉」、「扇子肉」、「肋眼條」等創新吃法,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飲食體驗,也讓各界眼睛一亮。

吳季衡與團隊夥伴們發揮創意,最終將不同物種的分切法應用在豬肉上,開發出了「眼鏡肉」、「扇子肉」、「肋眼條」等創新吃法。(圖:CHOHO)

除了在經營手法上創新,吳季衡也將創新思維帶入祥圃實業,啟動公司內部的數位轉型,「比起工業產品,生物產品比較難觀察,例如養豬,豬長得好不好容易流於主觀,也就是見仁見智,但透過數位化的紀錄,就可以提供管理人員客觀數據。」

尤其在豬瘟或禽流感等疫情的威脅下,做好生物安全防治變得更加重要,為了降低人與動物的接觸,許多飼養場改成密閉式來杜絕疾病傳播,卻也讓人不易觀察到動物成長的過程。

「有數位工具輔助的話,就可以蒐集體型、聲音、體溫等數據,或者風險來的時候可以提早通知。」從數位工具的測量這件事看來,各式各樣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吳季衡仍然卯勁全力與公司內部大量溝通:

「談到數位化,比較簡單的做法包括導入豬場 ERP 系統,現在許多業者都開始做;比較複雜的則可能整個場域都要重新設計,再加上相關人員訓練等,我就要從效益、效能提升的角度讓大家理解,沒有上億,是難以達到這些新變革的。」

自當初立定決心要轉型開始,吳季衡就把溝通當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首先是他的父親吳昆民董事長溝通:「我父親是比我還熱血的畜牧人,我們一次次共同對焦對公司未來的期望後,他就明白為什麼轉型勢在必行了!」從與父親的溝通中,他也領悟到傳遞價值的重要性,因此,接下來與董事、內部夥伴們溝通也順利進行,「我認為自己是相對幸運的,因為公司股東大多有畜牧業背景,對市場萎縮的前景有共識,因此,最終都能理解轉型的必要性。」

「但其他同業就不一定,即便有政府補助,一下要拿幾千萬出來,也不知攤提多久,大部分的個體戶都會卻步,雖然現在數位轉型是顯學,畜牧業者還是觀望居多。」身為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的吳季衡說,這也是臺灣數位企業總會能夠發揮影響力的地方,齊聚眾人之力,面對轉型上的各種關卡,大家會牽起雙手一起解鎖。

祥圃實業創立於 1984 年,迄今正好四十年,以販售維他命、有機礦物質或益生菌等動物營養品為主。(圖:CHOHO)


台灣肉品的永續典範「究好豬」

「雖然我不是所謂的二代豬農,但在這個產業中,我還是分秒關心相關產業。」談到「究好豬」的品牌創立初衷,吳季衡充滿信心,可以整合豬肉相關產業鏈,更跨足其他肉品,讓「究好豬」蛻變為「究好」的整體概念,成為台灣肉品的頂級品牌,提供消費者更優質的多樣選擇。

「在各項成本不斷提高的趨勢下,將本求利終究是死路,我認為台灣的食品業必須靠品牌力支撐,同時打集體戰,才走得長遠。」吳季衡選擇從豬肉開始,雖然產銷鏈最複雜,追溯也難,但台灣人吃得最多。

「台灣豬肉在短期還是內銷為主的趨勢下,如何維持競爭力,確保永續發展成為重要課題。」比起一味削減成本,吳季衡想走不一樣的路,他認為在養豬產業大多是個體戶經營的情況下,競爭力非常受限,但如果將一群養豬戶結合在一起,不論對上游談判原料,或對下游談判價格,都能展現優勢。

吳季衡說,尤其台灣歷經美豬進口等食安風暴後,對消費者來說,豬肉溯源變得相當重要,「究好豬」作為職人們的聯合品牌,除了能提供完整的產銷履歷外,對豬肉的把關,包括完整的評級機制與科學化飼養,為豬肉建立標準化的規範,確保不管是來自哪個飼養場的豬肉,只要貼上「究好豬」的標籤就有一定的品質,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又開心。

吳季衡充滿信心,可以整合豬肉相關產業鏈,更跨足其他肉品,讓「究好豬」蛻變為「究好」的整體概念,成為台灣肉品的頂級品牌,提供消費者更優質的多樣選擇。(圖:CHOHO)


吳季衡:一群人一起轉型有效得多

吳季衡目前也是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的理事,在參與「零碳大學」的共學中,他最大的收穫,是從歷經「數位轉型」一路到「零碳轉型」,透過系列課程建立並實踐完整的價值體系,讓企業不斷升級、迭代:

「一群人一起轉型一定比較有效,從零碳大學畢業後,學員們以及業師之間仍然熱絡互動,許多在不同領域專精的業師,甚至成為公司內部推動轉型時的溝通橋樑,「數總的業師都是在某個行業中擁有豐富實務經驗、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的人物,對於企業接班人來說,他們通常能成為協助與長輩或股東溝通的關鍵人物。」

帶著從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共學的創新思維回到公司,吳季衡仍然持續在轉型這條路上用心耕耘,「我們已經累積四十年經驗,可以提供豬農諮詢的服務,這在畜牧業比較少見,包含營養的問題、管理的問題,甚至數位轉型的問題,換言之,我們不再只是產品導向,也提供知識服務。」

於此同時,數位工具蒐集的數據,為祥圃的永續轉型打下雄厚的底蘊,這也包括在永續發展的議題中,吳季衡執行長亦希望透過「究好豬」的品牌影響力,協助豬農提升豬肉品質。

最後,吳季衡也談到伴侶動物鮮食話題,「現在大家養伴侶動物越來越普遍,不只照顧人的飲食,我們也想照顧伴侶動物,除了大家所知道的飼料跟罐頭之外,我們也計畫提供伴侶動物頂級肉品的選擇。」

喜歡求新、求變的吳季衡,如今正在產業的最前線寫下自己的永續故事,在他的心中,永續的概念,更包括與消費者共好:

「過去我們比較常與餐飲業者合作,從現在到未來,我更希望多跟消費者溝通,比如我們的產品除了在聖德科斯還有 Mia C’ Bon 上架外,也在疫情期間開始經營電子商務,希望擴大『究好生活圈』,提供更多農食相關的內容與互動讓消費者參與。」除此之外,祥圃實業在吳季衡的帶領下,也嘗試跨域跟 GQ 合作辦露營:「只要允許任何可能性發生,就可以展開各種創新,創造有趣的體驗,」吳季衡笑說,「露營也不會只辦一次而已,歡迎大家關注祥圃,下次我們還有機會一起在營火邊說故事、吃豬肉,我會讓你知道,我們不只是『賣豬肉』,更希望透過『吃』這件事,和你一起共創一種更健康、也更有品味的生活方式,當然,我會先讓你體驗台灣頂級肉品首選『究好』的好味道!」

吳季衡目前也是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的理事,在參與「零碳大學」的共學中,他最大的收穫,是從歷經「數位轉型」一路到「零碳轉型」,讓企業不斷升級、迭代。(圖:CHOHO)

數總三代轉型研究院起跑

三代轉型研究院,一個為台灣企業設計的轉型放大器,旨在融合傳統與創新,助力企業在接班和轉型的關鍵時刻找到新的成長動力。

這裡鼓勵新世代企業家運用內外部創業累積經驗與資源,同時輔以資金與資源導入,支持「創一代」與「創二代」的融合與蓬勃發展。透過這樣的模式,研究院不僅是新世代企業家的成長平台,也成為創新思維的放大器,引導企業在變革中尋找到自己獨特的轉型之路。

推薦閱讀:

英國劍橋大學國際法學者 Ashlee A. Stetser 博士:SDGs 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最佳良藥!


領航永續轉型!台中精機永續長、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黃怡穎:堅持做對的事,帶領新世代企業家脫胎換骨

Tags: CHOHOTDEA二代接班傳承接班吳季衡吳昆民數位轉型永續轉型祥圃祥圃實業究好豬臺灣數位企業總會雙軸轉型零碳轉型
ShareShareTweet
YC

YC

不論是細雨滴梧桐,還是驟雨打荷葉,那是自然的聲音,讓腳步如斯清影,隨雲捲雲舒愜意。
No matter the sounds of rain flapping on the leaves or trees, it belongs to the sound of nature which makes the sounds of foot steps clear.

推薦閱讀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圖:De Pure)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與陳韻如的溫柔革命:當女性開始與自己「私密」對話,世界因此改變

by Ricky Wang 王瑞琪
2025 年 5 月 5 日

...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圖:衣的藝術)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打造台灣紡織業 ESG 典範——讓團體制服兼具美感、舒適與永續

by James Lin 林麟杰
2025 年 4 月 25 日

...

精神科醫師徐淑婷與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圖:黃韶琴)

藝術醫療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啟蒙——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與精神科醫師徐淑婷以對話串聯創作與臨床的療癒可能

by Gary
2025 年 4 月 19 日

...

Ulta Beauty 執行長 Kecia Steelman。(圖:WWD)

Ulta Beauty 執行長 Kecia Steelman:美麗產業的未來,不只是趨勢,而是責任與行動

by Joanna Liao 廖倬妍
2025 年 4 月 3 日

...

藝術家湯雅琁。(圖:湯雅琁)

跨越文化與時代,藝術家湯雅琁:當作品能引發共鳴,藝術才真正擁有生命力

by Gary
2025 年 3 月 31 日

...

Next Post
Photography: 《The Icons》

埃及投資自由區總局國家官員 Nadeen Wahdan:埃及正推動各國永續農業邁向 COP29

熱讀

李奧國際集團

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暨創辦人王孝璿:百年企業的 DNA 必刻著對世界的共情

2024 年 5 月 16 日
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王孝璿(圖:李奧國際集團)

進軍全球醫療版圖!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暨創辦人王孝璿:以持續收購優質企業打造永續商業模式

2025 年 2 月 12 日
在台灣被譽為「台積研發六騎士」之一的楊光磊教授 (圖:Semi Impact Forum 2024)

前進 2024 倫敦科技週!「台積電研發六騎士」楊光磊教授:科技創新必須是全球範疇中的協作,一切從「失敗履歷」開啟外掛!

2024 年 7 月 16 日
「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南機場「食享冰箱」改變台灣浪費食物現況

「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南機場「食享冰箱」改變台灣浪費食物現況

2023 年 11 月 8 日
旺寶整合行銷董事長吳同喬(圖:The Icons)

從街頭到奧運!旺寶整合行銷董事長吳同喬:推動三對三籃球讓台灣登上國際舞臺

2024 年 9 月 23 日
Sam Cox(圖:Arts&LifeNews)

強迫症反轉藝術人生!英國塗鴉藝術奇才 Mr. Doodle: 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是我的畫板

2024 年 8 月 1 日

The Icons

  • 關於 《The Icons》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主題分類

SDG 商業 傳承 學術 生活 ESG 國際 創新 文化 科技 領導力 健康 娛樂 最新 觀點

語言轉換

繁体中文

聯繫我們

Email: hello@theicons.net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登入或創建您的帳戶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帳號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我已經是會員? 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請輸入您的會員帳號或電子郵件地址以繼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英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The Icons》
  • 登入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