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像記憶一樣滲入室內,照亮了她的側臉。她坐在沙發一角,手上握著一杯已經涼掉的茶,像是在等待某段無法輕易開口的過往自然浮現。
我們的訪談沒有從職場女王逆襲的故事開始,也沒有從銷售冠軍的成功心法展開。她的語氣很輕,但那份輕,是穿過風雨後才能擁有的平靜。她沒有直接回答《The Icons》採訪小組的提問,而是靜靜望向窗外的光影,像在對話一段沒人聽見的過去。
「回頭看這一生,妳覺得自己是誰?」我們的記者這樣提問。
她微笑點頭,語調緩慢而篤定:「我這一生,看似不是一個人在活,卻其實是在為自己,也為許多人創造價值的旅程。」
滕淑蘭,龍巖授權經銷商華巖營業處處長,一位在生命禮儀領域選擇以真心陪伴取代冰冷推銷的靈魂擺渡人。她的故事,不只是關於逆境翻身的篇章,更是一場穿越貧困、性別限制與時代洪流的生命修行,在歷練中凝結出溫柔而堅韌的力量。
她走過動盪的時代,也穿越人生的荊棘,卻始終握緊那盞不曾熄滅的燈。從眷村的泥土與小巷間,滕淑蘭學會了堅韌,也學會將微弱的光照進別人的生命裡。她的起點並不華麗,一個懷抱眷村回憶的小女孩,在沉穩守護的父親與細膩溫婉的母親之間,摸索著生命的方向。父親話不多,卻總在關鍵時刻給予支持;母親以溫暖的日常,教會她柔軟的力量。這些看似平淡的養分,成了她日後面對人生風雨的根基。
她的出生,如同台灣戰後世代千萬女性的縮影,在伴隨時代翻頁的眷村裡開始認識世界。父親沉穩寡言卻始終守護,母親細膩溫婉卻不失堅毅,她在新舊交替的變動中努力活出澎湃的生命,也學會用光去照亮他人。經過訪談,我們發現,滕淑蘭的故事動人之處,不只在於外界眼中的成就,更在於她在生命旅程中,將經歷化為力量,把愛化為長明之光,溫暖並啟發著周圍的人:
「我花了很久才理解,生命中真正要翻越的,不只是眼前的難關,而是學會在每一次經歷中綻放力量,並將這份光,照進別人的生命裡。」
不只自己在活,更是家族千年延續
滕淑蘭的生命旅程,從一段充滿壓抑卻也備受疼愛的童年開始。
她的父親是從中國大陸來台的軍官,出身南方書香門第,祖上曾受皇室賞識,如今,那座祖宅已改為人民醫院,至今依然屹立,而當年的御賜匾額則珍藏於鳳凰博物館。戰火年代,這位詩書子弟毅然放下筆墨,投身軍旅,為的是保家衛國、守護家園。儘管時代在他身上刻下深深的印痕,他對孩子的愛,始終溫厚而堅定。
「自我有記憶起,父親從沒打過我、罵過我,真的完全沒有。」滕淑蘭的語氣帶著溫暖的笑意。
在滕淑蘭的記憶中,雖然眷村的日子並不富裕,但父母用他們能給的方式,盡全力守護女兒們。父親同時兼顧兩份工作,母親則在日常生活中,默默為孩子創造機會。無論是送一份小禮物給老師,或是想辦法讓孩子進補習班,都不願讓孩子在成長中感到被忽略。
「我爸常說,我是他的福氣。」這句話,成了她最初的自我價值感來源。即使外在環境有時帶來限制與否定,她始終記得父親眼中那份篤定與溫柔,給了她面對世界的勇氣。
而母親則是那個年代許多台灣女性的縮影——話不多,卻用每天的三餐與家務,承載著所有的辛勞與心事,「我知道我母親不一定是快樂的,但她一輩子都在為我們努力,也在尋找屬於她自己的出口。」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滕淑蘭也在一次次的生活挑戰中,練就了不輕易退縮的韌性:
「我想,我從小就明白,無論何時,我都要是一個能站得穩、給家人力量的人。」

看見一個時代女性的共同樣貌
談到成長歷程,滕淑蘭形容,她從自己的經歷裡,感受到了整個世代的「共業」。
「從母親到我,在這一個時代過渡中的女性,多半都經歷過類似的難題。並不是因為我們沒能力、沒想法,而是因為各式各樣的框架,不允許我們有太多聲音。」
她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本省女性,話不多,肩膀卻扛得住整個家的重量。三餐、家務、照顧孩子、忍受情緒,從不喊累。那種苦是無聲的,沒有眼淚,也沒有抱怨,但每天都在吞。滕淑蘭說,最讓她心疼的,不是母親做了多少事,而是她從來不認為自己做得值得稱讚。
「那是一種自我抹滅式的活法,好像女人活著本來就不該有聲音、不該有想法、不該有夢。」滕淑蘭說,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她清晰看見,自己身邊的女性,包括母親、鄰居、甚至學校老師,都像一面面鏡子,不斷反射同一個問題:「我們活著的方式,就只能這樣嗎?」
自小,滕淑蘭便清楚,想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需要靠勤奮與專注一步步去開闢道路。國中畢業後,她便在父親的工廠協助生產、分擔家計,攢下了踏進夢想校園,華岡藝校的學費。高中三年,她在課堂上精進舞蹈技巧,課後則兼職舞蹈教學,逐步累積對世界的掌握感。
華岡藝校畢業後,滕淑蘭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她先後擺過地攤、擔任舞蹈老師,後來踏入美業直銷的舞台。憑著拚勁與堅持,她在短短三年間便晉升公司業務督導,並且獲得一座會跑的獎盃,一台粉紅色的轎車。在六年裡兩度登上榮譽殿堂,並成為資深督導。那時的她,已成為親友眼中的成功象徵。
從顛峰回望,找尋自我使命
滕淑蘭在不同領域的業務早已做到顛峰,業績、房子、獎盃,她全都拿下了。但在夜深人靜時,她卻常常問自己:「我這麼努力,是要換來什麼?」心裡那道空洞的缺口,隨著成就的累積反而越來越深。
就在這時,一個在台灣尚屬新興、卻深具社會價值的行業引起了她的注意——生前契約。她敏銳地察覺,這不僅是國際趨勢,也是政府積極推動的保障制度,需要有專業企業來落實。這是一項能為民眾把關、選擇最佳品牌、並帶來安心與保障的服務。懷抱著「為人造福」的信念,她毅然投入龍巖授權經銷商體系,展開新一階段的人生篇章。
然而,決定加入龍巖授權經銷商的過程並不輕鬆。當朋友第一次介紹這份工作給她時,她也被許多社會框架影響,即便隱約看見這份工作的價值,仍在猶豫中掙扎。短短十天內,她甚至因為壓力而暴瘦七公斤。
在進入龍巖授權經銷商後,滕淑蘭依然展現一貫的執行力與專業,成就迅速攀升。但就在事業再次來到高點時,她卻突然陷入莫名的焦慮。有一天早上,一睜眼就發現自己心跳加快、無法呼吸,甚至在身心俱疲之下動了子宮肌瘤手術。手術後的修養時光,成為她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她開始正視那道心裡的空洞,並深刻體悟到:
「除了審視自己的生命之外,我好像也可以替其他女人,摸索一條在這個時代活著的方式。時代的變化太快,我們這一代女性,絕對有機會可以舞出新的舞姿,但關鍵是,妳願不願意?如果妳願意,何時要邁開第一個步伐?」

「謝謝妳,妳讓我跟媽媽之間的那道牆,終於倒了。」
如今的滕淑蘭,不只是集團中的銷冠典範,更是整個龍巖授權經銷商華巖營業處的靈魂領導者。她以「帶頭衝」的姿態走在最前線,也總會在關鍵時刻回過頭,推著團隊一同前行。對她而言,領導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用行動告訴大家:「我能做到,你們也能做到。」
剛加入龍巖授權經銷商時,她和大多數新人一樣,從打電話、陌生開發、辦理最基本的流程開始。最初,她把這份工作視為一份業務,努力成交、拚業績、開發名單。但隨著一次次的專案推動,一場場的告別服務,她逐漸發現,這不僅僅是業務,而是一份與生命深度連結的使命。
她回憶自己真正開始「看見人」的時刻:看見長椅上啜泣的女兒、看見握著骨灰罈不放手的丈夫、看見站在靈堂前沉默無語的父親。這些無聲的情緒,比任何言語都更沉重,也讓她學會用心去感同身受。
正因如此,她在事業中始終保持一份同理心,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替他們設想最安心、最周全的方案。她懂得專業,更懂得陪伴;她追求績效,但從不忽略人心。這份毅力、創意與行動力,讓她不僅是一位領導者,更是一位能讓人信任、依靠的生命守護者。
她印象深刻的包括一個母子陰陽相隔的場合。那是一位忙於事業、疏於和孩子相處的母親,她在孩子的告別式上面色蒼白、雙手顫抖,全程無語,直到儀式結束前一刻,突然跪倒在靈前、痛哭出聲:「孩子,是媽媽對不起你……」那一個當下,全場無聲,沒有人敢移動,空氣像是凝結了。
熟悉整個事件脈絡的滕淑蘭站在角落,看著那幕,眼淚也止不住地流下來,「在那一段時間的陪伴裡,我知道她難過的是什麼。她對孩子的愛始終沒有說出口,以至於意外發生後,她再也沒機會說了,因此,她很難放過自己。當下我就知道,自己還得用盡全力再陪伴她一段時間,否則,這可能是一生可能都無法解開的遺憾。」
老人家的女兒,在合約簽完的那一刻,緊緊抱著滕淑蘭,淚流滿面地說:「謝謝妳,淑蘭。是這份合約,讓我跟媽媽之間那道牆終於倒了。它提醒我,陪伴媽媽最後一段旅程,還有許多功課要完成。謝謝妳的提醒,媽媽走得很安詳,我想她和我一樣,沒有遺憾。」
原來,這位女兒和母親之間,長年有著說不出口的心結。每一次見面,她總是忙著談生活的瑣事,卻始終沒有勇氣觸碰母女之間最深的情感。直到簽下這份合約,她才意識到,生命有限,再不說出口,或許就來不及了。從那天開始,她開始陪媽媽說話、回憶往事、把藏在心底的愛說出來。
而那道多年未能跨越的心牆,因為這份契約的提醒,才終於在母親生命的最後時光中悄然倒下。原本,她只是把淑蘭當成龍巖授權經銷商的一位主管,但隨著時間的相處,老母親把她當成知己傾訴,女兒也與她成為摯友。那份情誼,不只是業務上的服務,而是生命中綻放的光。
滕淑蘭常常告訴年輕的同事:「很多人來找我們簽約,其實不是在準備告別,而是在尋找某種補償,為自己、為父母、為兒女,還有為來不及好好告別的每一段深切關係。
生前契約,從來不只是準備告別,而是提醒我們把未說出口的愛,勇敢說出口;去彌補那些來不及的遺憾,讓最後的相伴變得完整。它的最高價值,就是支持每一個心中有愛的人,把情感牢牢放進追憶當中,並且及早思考生命的告別,讓所有的愛都不留下遺憾。」
因為有了提前的規劃,生者才能放心,逝者才能安心。這就是生前契約最深的價值。
翻身是起點,修行才是終點
在滕淑蘭過去的人生裡,財富曾是最重要的解答。
她從小就明白「沒錢」不只是物質短缺,而是一種被否定的處境。過去的她曾經認為,出身戰後家庭的女性若沒有財力,在社會上就難有話語權,於是她將全部的力氣投注在翻轉命運上,年紀輕輕就累積人生第一筆資產。
「我真的以為,這就是我要的幸福。」但當她站上過去夢寐以求的位置,心裡卻空得出奇。夜裡回到舒適的居所,迎接她的不是成功的喜悅,而是一屋子的寂靜。她照鏡子,看見一個在事業上幹練自信的女人,眼裡卻沒有光。那些帳上的數字,填滿了現實的需求,卻無法填補心靈深處的空白。
她說,當時在美業玫琳凱的工作其實也不錯,收入穩定,成就感也在,但她想賺更多錢、想創造更大的價值,於是選擇投入龍巖授權經銷商。剛開始她並不覺得累,因為心中有動力,覺得自己在幫助別人。然而很快她也體會到,幫助別人並不容易,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你的幫助,有時甚至會被誤解、被拒絕、甚至遭到責罵。
轉眼間,滕淑蘭已經在龍巖授權經銷商 28 年。她坦言,這一路走來,最重要的是「要為自己發聲」。當年從集團高層總監的位置,回歸到單純的授權經銷商營業處長,她深刻感悟到:你可以用心去教人,但人家不一定要學;你有熱情去帶領,但組織並不會因為你的熱情就自動成長。過去她曾經困惑,業績很高卻覺得匪夷所思,為什麼領導組織會這麼辛苦、總覺得走不透。直到她開始不斷學習,才逐漸明白,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別人,而在於自己,因為格局與境界不夠:
「一樣米養百種人。那是你的夢想,不是別人的夢想。當你懂了,你就不會再想著『割韭菜』,而是會選擇尊重每個人自己的選擇與節奏。」
這些體悟,讓她在禮儀行業中,從單純追求業績,走向了更深的生命理解,原來真正的領導力,不是控制,而是提升自己的格局,然後用願景去感召;真正的幫助,不是強加,而是用心陪伴,等對方準備好再伸出手:
「真正的匱乏,不是沒有財富,而是未了的關係課題,換句話說,就是生命中破碎的愛。」一路走來,滕淑蘭體會到,真正的修行,不是在佛堂中念多少經,而是在經歷了一段又一段的關係後,淬煉出一份能接納與成全的力量。真正的修行,就是活在關係裡,學會讓愛完整。
她回憶,每一場告別,都是一次靈魂的修補。有人當下放下對父親的怨,有人釋懷對母親的歉,也有人在那一刻才終於說出壓抑一輩子的情感。有一場告別式,一位男子站在遺照前,顫聲說:「爸,我終於懂你了。」那一瞬間,她覺得整個空間都被菩薩與天使擁抱著。
「我漸漸懂了,生前契約還有另一個價值,那就是『承載』愛。」滕淑蘭強調,生前契約是一份對生命的承諾,不僅是一件有關與世界好好告別的事,更是一份提醒每一個人不要忘了「愛」的禮物:
「我嘗過豐衣足食的滋味,但看過這麼多生離死別,我真的相信,所有東西都帶不走。真正富足的,是你曾經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愛與陪伴。」

天賦就是神給我們的禮物
在採訪的尾聲,採訪小組問滕淑蘭,如果未來有一個像她一樣的女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內徬徨,卻極度想改變命運,以及證明自己,她最想對這個女孩說什麼?
「我特別能理解那種心裡有力量,卻又徬徨無助的感受。每個人都有改變命運的能力,只是需要找到內心的道,那是對自己生命的覺察,也是看清自己本質和使命的機會。當我們學會回到當下,跟隨內心真正的聲音,就能逐步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滕淑蘭說,人也要學會擁抱迷茫,因為迷茫就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只要堅持相信自己,慢慢去探索,生命中的光明和道路就會到來:「天賦是神給我們的禮物,每個人的天賦都是獨一無二的,它指引我們走向屬於自己的軌跡。發現天賦,就能找到自己和神連接的那條路,那麼,妳的生命就會變得自然流淌,並且充滿力量。」她眼神凝望遠方,緩緩地說。
多年來,滕淑蘭帶領團隊走遍台灣的各個角落,不僅締造銷售佳績,更培育出一群與她同樣有使命感的生命禮儀人。在她的帶領下,「順道而行,以愛為本,成就彼此」成了華巖營業處的核心文化,那不是冷冰冰的交易,而是一場場真心的對話。
對她而言,這份事業不僅是職業,更是人生的航程。滕淑蘭像一位掌舵者,在變幻莫測的時代海面上,為自己掌握方向,也為他人點亮航道上的燈塔。每一次幫助別人找到心安與尊嚴,她都覺得,自己的人生之光又被點亮了一分。
「承擔是力量,修行是方向,成就不只為己,更是為眾。」這句話,既是滕淑蘭的人生座右銘,也是她對龍巖授權經銷商事業的承諾。
「誰說宿命都是讓人無奈的?重點在於,你是否願意看見自己的天賦,並選擇將所有課題化為光。滕淑蘭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一份要完成的修行。而找回這份天命的方法,不在書本,也不在別人身上,而是在那些你願意走過的孤寂中,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理解與承擔自己的天賦。」
滕淑蘭回顧自己的生命旅程,形容這條路如同一條河,從沉默、茫然,到逐漸看見光明,甚至願意分享光明。而她最終看見自己價值的關鍵,不只是那份不退縮的勇氣,更在於認真理解自己的天賦、並決心將其發揮到極致。真正的力量,不在於外界的強求,而在於找到那條與天賦契合的軌道,順道而行,萬事皆順,事半功倍。天賦既是使命,也是道,是通往成功與圓滿的關鍵:
「如果現在要問我這輩子的成就是什麼,絕對不是賺了多少錢,或是團隊每年人數增長多少,更不是拿了多少獎項。我最大的成就,就是陪伴了一個又一個心中有愛的人,不論是往生者,還是留在世界上的人,在還來得及的時候,與他們一起向生命和解,讓愛留在永恆中。」
從眷村的巷口到龍巖授權經銷商的舞台,從一個懷抱夢想的女孩到一位生命引路人,滕淑蘭用勇氣、愛與專業,照亮了無數人的生命航程。她的光,不是瞬間的火花,而是一盞長明燈,永遠守在生命的港口,等候需要的人歸來。

精選推薦:
藝術不只是表演,而是穿越疆界的力量!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會會長林維洋:讓音樂成為改變世界的語言
COP30 人物聚焦|COP30 執行長 Ana Toni:如果你不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那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