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一直是非洲發展敘事中最關鍵的主題。從電力覆蓋率到炊事燃料選擇,數十年來,非洲大陸的基礎設施與政策往往落後於人民的實際需求。而當全球都在談論淨零與綠色轉型時,對許多非洲人而言,日常生活的「乾淨能源」仍是一種奢侈。
在這樣的時代斷層中,Sandra Chukwudozie 選擇站出來。她是奈及利亞清潔能源企業 Salpha Energy 的創辦人暨執行長,一家致力於提供可負擔太陽能解決方案的公司。她是一位相信「能源正義」可以從基層啟動的實踐者。對她而言,永續不只是減碳的統計,而是一場文化、性別與生活方式的結構調整:
「我們不是在供應瓦斯或電力,而是在創造可以呼吸的空間,與可以自由生活的時間。永續對我來說,不只是減碳的數字,而是讓能源真正成為一種尊重人、改善生活的方式。」
傳承影響力,不是重複,而是重塑
Sandra 出生於一個能源世家,她的父親創辦了一個涵蓋石油、天然氣與製造產業的能源集團 Dozzy Group。這樣的背景給了她產業知識與資源優勢,但她清楚自己要走的,不是延續舊有的商業軌道,而是重新定義能源的用途與對象。
Sandra 創立了 Salpha Energy——一家用太陽能為基礎,服務無電地區與基層家庭的社會企業。這不只是創業,更是對傳統能源資本主義的回應與重構。她選擇從最基本的設備開始:15 瓦的太陽燈、讀書燈、手機充電器、小型家庭供電系統——每一項產品都對準「缺電卻被忽略」的社群設計。
這些產品不追求科技炫目,而講求可負擔、可維修、可被理解,能真正走進日常生活。她不是在建設發電廠,而是在部署一場能源權的微型革命。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光,他就不能閱讀。如果一位母親沒有乾淨的能源,她可能就得用煙燻的炭火煮飯。我們不是在賣科技,而是在修補結構性的剝奪。」對 Sandra 而言,能源不是硬體規格,而是關乎公平、健康與受教育的基本門檻。而永續,也不是遠在高峰會裡的報告數據,而是讓基礎設施的缺口,不再決定一個人能否擁有選擇的可能。

永續的入口,是家庭的光
在許多奈及利亞鄉村,天一黑就陷入徹底的黑暗——沒有街燈、沒有插座,只有微弱的煤油燈、火柴和蠟燭,帶來有限的照明與無限的風險。這種「看不見的能源差距」,在地圖上無法顯示,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教育、衛生、安全,與數百萬個家庭的生活尊嚴。
Sandra 深知,能源問題從來就不是一場宏觀的發電量競賽,而是一場微觀的日常交涉——它發生在孩子寫功課的桌邊,在母親準備晚餐的灶前,也在女性夜間走路回家的路口。因此她選擇從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介入:點亮家庭的第一盞太陽燈。
她特別關注女性用戶的實際需求,主導設計模組化、易維修的太陽能系統,並搭配微融資與分期付款機制,讓薪資不穩定的家庭也能逐步擁有光。她相信,光應該是日常可及的基本資源,而非收入決定的特權。
更重要的是,看見女性在能源轉型中能扮演的不只是消費者,而是推動者。Salpha 至今已培訓超過 500 位基層女性成為「能源推廣員」:她們既是銷售者,也是培訓講師,更是社區的永續倡議者:
「當妳給一位母親乾淨的光源,就是給她多出來的三小時、一口不咳嗽的呼吸,以及一個可以賺取收入的機會。」那不只是一盞燈的照明,而是一個家庭走向自立、走向選擇、走向希望的開始。對 Sandra 而言,永續的第一步,從來都不在國際會議上,而是在一戶人家能否點亮自己的第一個夜晚。

永續,不是標籤,而是系統內建的選擇
在非洲的現場,Sandra 在意的從來不是那些漂亮的說法,而是這些詞背後的行動是否真的落地,是否能被看見、被理解。對她來說,永續從來就不該是企業成績單上的一欄,而是一種每天都在被選擇、被實踐的營運方式。
在 Salpha Energy 永續一開始就被寫進產品與決策裡的基本結構,Sandra 推動的每一項設計,都圍繞著三個核心價值:可持續的能源供應、性別平等的參與架構,以及對氣候責任的積極承諾。這也讓公司所實踐的方向,清楚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DG 7「可負擔且清潔的能源」、SDG 5「性別平等」、以及 SDG 13「氣候行動」。
Salpha 的太陽能產品不僅以可回收材料製成,更在地生產、在地組裝,大幅降低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她也在基層建立維修與教育網絡,讓設備不只是可買,更可用、可學、可修。這是一種與社區共生的模式,不製造依賴,而是建立長期的理解與信任。

Sandra Chukwudozie:領導,是點亮生活的責任
對 Sandra 而言,領導從來不只是資金調度或市場策略,而是一種文化責任。她相信「用得起的能源」應該是人權,而不是奢侈品,並堅持用非洲自己的語言講永續,用非洲自己的節奏實現改變。在 Salpha Energy 的組織內部,她實施多元與包容的用人政策,讓女性不只參與技術開發,更走進決策核心;她啟動青年永續領袖計畫,培養下一代在氣候行動與社會創業上的雙重能力。她的存在,讓更多非洲年輕女性相信,能源轉型不是離她們很遠的國際議題,而是她們能夠參與、甚至主導的未來:
「我不是因為是女性才這樣做,而是因為我是人,我看到問題,就不想假裝沒看見。」
而她所選擇的解方,不在會議室,而在現場。當世界還在衡量永續的碳排數據時,Sandra 所創造的改變,早已在幾十萬座非洲家庭的燈泡裡悄悄亮起。那些燈光照亮的不只是黑夜,而是一種生活的選擇權、一種被還原的日常尊嚴。
Sandra 不只是在經營一家公司,而是在重寫我們對「能源」這個詞的理解。它不只是工業設施,也不只是電網建設,它是傍晚做飯時能看見鍋裡食物的光,是孩子不用提早上床、家人能多說幾句話的夜晚,是一個社區第一次不用擔心天黑之後什麼都做不了的日子:
「對我來說,永續從來不是一種目標,而是一種做事的方法。我希望我們留下來的,不只是成果,而是一種能被延續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夠參與,也能繼續下去。」
精選推薦:
邁向全球領先的永續之路,三星電子前執行長韓鐘熙留下深遠的企業責任思維
邁向 2030 年零碳目標!羅技永續長 Robert O’Mahony:在全球永續發展的舞台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