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cons 中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更多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 《The Icons》
  • English 英文
登入/註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he Icons 中文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傳承

瀟灑幾度夕陽紅——念瓊瑤其人、其文、其愛

Edwin W. Chen by Edwin W. Chen
2025.01.22
in 傳承, 娛樂, 文化
作家瓊瑤。(圖:怡人傳播)

作家瓊瑤。(圖:怡人傳播)

作家瓊瑤於 2024 年 12 月 4 日辭世的消息,震驚全球華文世界,無數讀者、觀眾,均寄予無盡的懷念。

You might also like

藝術醫療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啟蒙——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與精神科醫師徐淑婷以對話串聯創作與臨床的療癒可能

跨越文化與時代,藝術家湯雅琁:當作品能引發共鳴,藝術才真正擁有生命力

超越邊界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黃思綺:讓創作成為尋找自我的旅程

瓊瑤著作等身,親自修編的全集涵蓋超過七十本著作。在現當代華文文學的發展歷程中,許多論者都將她視為傳統抒情脈絡中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並認為她上承鴛鴦蝴蝶派的情愛書寫,下啟當代言情小說,乃至網路小說之風潮。

事實上,瓊瑤因其豐厚的多重文本,跨越不同載體,從小說出發,進而廣播、電影、電視,乃至歌曲等等,因而形成更全面的影響,在全球華人通俗文化發展歷程中,深深紮根。

她所創作的整個宇宙,緊扣著「愛」——愛情、天倫之愛、人與動物、植物之愛、人與自然之愛——以其飽滿的精神追求,擴及上述諸多不同媒介,深深影響數個世代的讀者和觀眾,成為無數人心中不朽的經典。

文如其人,真切可喜

瓊瑤本名陳喆,乳名鳳凰,童蒙幼時,瓊瑤母親即以唐詩代替兒歌教導她,七歲便熟讀李白、杜甫、白居易,為日後寫作打下堅實基礎。少女時代閱讀大量西洋文學名著,自謂這些讀物是她年少失意時最佳的避風港。高中畢業後立定寫作志向,並以《詩經.木瓜》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詩句裡的「瓊瑤」二字為筆名。

1963 年 7 月聲譽鵲起,並於一年半之內出版六部專著,包括長篇小說《窗外》、《煙雨濛濛》、《菟絲花》、《幾度夕陽紅》,以及中短篇小說合集《六個夢》、《幸運草》,同時還有第七本合集《潮聲》已完成排版,正待上市。

隨其文名漸盛,瓊瑤也步入影壇,1980 年代中期再轉進電視,將文人特質灌注在文娛產業,貢獻斐淺。1988 年首次返回大陸探親,同時開始整理著作全集,樹立版權典範,亦積極推動兩岸合制電視劇,將大江南北知名文化景點、山河風光盡收鏡下,播出後感動無數海內外觀眾。

瓊瑤善感,敏銳,兼治中華古典、西洋名著,不僅曾將家族親友間流傳的故事轉化成寫作素材,也借用西方經典為架構或靈感,更擅將中國古典詩詞轉化傳譯,再以精緻且平易近人的現代漢語,寫成小說題名、書中小詩、影劇插曲之歌詞,雅俗共賞,對廣大閱聽群眾影響深遠。

「刻劃愛情」或許是瓊瑤的事業重心,但在八十多年的人生歲月中,她堅信的、關心的,絕對不只愛情。她早期作品真誠寫出青年學子的生活經驗,中期作品洋溢濃郁的夢幻詩意,後期作品則馳騁於中華文化豐沛的古典印象。由於常將自身的經歷與見聞揉入觀察和體悟,在「轟轟烈烈的愛情」萌芽、發生和開花結果的過程中,涉及到的世代差距、文化視野、世俗觀念、道德議題、環境和機遇、時代與地域、社會的變遷,穿插交織在高潮迭起的情節中,與社會的脈動並肩而行,與時俱進。

閱讀她的文字,就像跟她近身接觸,聽她傾訴心聲。她是一個非常「真」的作者,一個非常「斯文」也同時非常「強烈」的作者。她也曾撰文自嘲所謂的「瓊瑤式對白」,但年過八旬的她在應邀錄影,勉勵有志於寫作的青年朋友時,我們敬愛的「瓊瑤阿姨」帶著微笑,鼓勵大家不要害怕退稿的挫折,因為「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她連聲說道「你們一定,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樣「瓊瑤體」的諄諄呼籲,我們怎能不愛?怎能不受感動?

瓊瑤昔日丰采。(圖:怡人傳播)

熱愛生命的至情之人

《牡丹亭》裡寫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瓊瑤無疑是位有情、多情、至情之人。情到最深處,超越了生死契闊,只要她的作品在,她的精神就永遠在,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個人相信「愛」,她的作品就一定有傳世的價值存在。

她逝世之後,至親家人、粉絲、好友重讀她的臉書貼文,一篇一篇,字裡行間都充滿著對生命的熱愛和讚美!她寫道:生命的美好,就在於能愛,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說,能跑能跳,能嫉惡如仇,活得轟轟烈烈,能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以上種種,在有生之年,她都已經擁有過、享受過,確確實實不枉此生。

瓊瑤更在最後留下的文字裡再三叮囑,她的離去是自己生命走到終站時的含笑告別;她誠摯鼓勵著最親愛的我們,一時的打擊和受挫,可能只是美好生命當中的磨練,若能禁得起磨練,必能勇敢活出強大的自我。這個世間,雖然不是十全十美,卻也有各種意外的喜怒哀樂。

瓊瑤告訴我們——千萬,千萬不要錯過,那些屬於我們的精彩。

瓊瑤與她的《當雪花飄落之前》,以及春光出版「瓊瑤全集」。(圖:怡人傳播)

精選推薦:

做對的事:瓊瑤孫女陳可嘉以畫筆給流浪毛孩一個家

香氛革命!Aroma Explorer 主理人 Daniel Chen:創造獨特,接軌未來

Tags: 六個夢幸運草幾度夕陽紅潮聲煙雨濛濛牡丹亭瓊瑤當雪花飄落之前窗外菟絲花
ShareShareTweet
Edwin W. Chen

Edwin W. Chen

紐約大學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Arts)電影研究所(Cinema Studies)畢業,2003年至2014年於北美《世界日報》撰作「百老匯」每週專欄,2006年起任教於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2017年起於IC之音竹科廣播策劃、主持《臺灣電影筆記》節目,三度入圍廣播金鐘獎,並於2018年獲頒最佳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推薦閱讀

精神科醫師徐淑婷與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圖:黃韶琴)

藝術醫療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啟蒙——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與精神科醫師徐淑婷以對話串聯創作與臨床的療癒可能

by Gary
2025 年 4 月 19 日

...

藝術家湯雅琁。(圖:湯雅琁)

跨越文化與時代,藝術家湯雅琁:當作品能引發共鳴,藝術才真正擁有生命力

by Gary
2025 年 3 月 31 日

...

藝術家黃思綺。(圖:黃思綺)

超越邊界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黃思綺:讓創作成為尋找自我的旅程

by Gary
2025 年 3 月 5 日

...

華語靈魂樂才子方大同。(圖:寬宏藝術)

旋律未曾停歇,理念仍在歌唱——方大同永恆的音樂遺產與永續

by Gary
2025 年 3 月 4 日

...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專班校友會理事長徐淑雅。(圖:臺師大美術學系碩專班校友會 )

用創作對話未來!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專班校友會理事長徐淑雅:讓藝術成為文化傳承的力量

by Gary
2025 年 2 月 25 日

...

Next Post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圖:臺灣數位企業總會)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引領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拓展台灣企業全球影響力

熱讀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圖:De Pure)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與陳韻如的溫柔革命:當女性開始與自己「私密」對話,世界因此改變

2025 年 5 月 5 日
李奧國際集團

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暨創辦人王孝璿:百年企業的 DNA 必刻著對世界的共情

2024 年 5 月 16 日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圖:衣的藝術)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打造台灣紡織業 ESG 典範——讓團體制服兼具美感、舒適與永續

2025 年 4 月 25 日
在台灣被譽為「台積研發六騎士」之一的楊光磊教授 (圖:Semi Impact Forum 2024)

前進 2024 倫敦科技週!「台積電研發六騎士」楊光磊教授:科技創新必須是全球範疇中的協作,一切從「失敗履歷」開啟外掛!

2024 年 7 月 16 日
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王孝璿(圖:李奧國際集團)

進軍全球醫療版圖!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暨創辦人王孝璿:以持續收購優質企業打造永續商業模式

2025 年 2 月 12 日
旺寶整合行銷董事長吳同喬(圖:The Icons)

從街頭到奧運!旺寶整合行銷董事長吳同喬:推動三對三籃球讓台灣登上國際舞臺

2024 年 9 月 23 日

The Icons

  • 關於 《The Icons》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主題分類

SDG 商業 傳承 學術 生活 ESG 國際 創新 文化 科技 領導力 健康 娛樂 最新 觀點

語言轉換

繁体中文

聯繫我們

Email: hello@theicons.net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登入或創建您的帳戶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帳號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我已經是會員? 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請輸入您的會員帳號或電子郵件地址以繼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英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The Icons》
  • 登入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