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cons 中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更多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 《The Icons》
  • English 英文
登入/註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he Icons 中文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ESG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AI 與永續發展雙引擎驅動新世代

Edwin Hsiao 蕭文浩 by Edwin Hsiao 蕭文浩
2024.07.02
in ESG, SDG, 商業, 國際, 科技, 領導力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 (圖:今周刊)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 (圖:今周刊)

黃仁勳(Jensen Huang),1963 年出生於台灣台南,是 NVIDIA 的聯合創辦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的創新思維和領導風格,NVIDIA 在圖形處理器(GPU)和人工智能(AI)技術領域引領全球,推動科技創新,影響力遍及各個產業。他致力於將尖端科技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了許多革命性的技術進步,不僅改變了遊戲行業的面貌,也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醫療保健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You might also like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與陳韻如的溫柔革命:當女性開始與自己「私密」對話,世界因此改變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打造台灣紡織業 ESG 典範——讓團體制服兼具美感、舒適與永續

藝術醫療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啟蒙——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與精神科醫師徐淑婷以對話串聯創作與臨床的療癒可能

黃仁勳的家庭在他五歲時移居泰國,這段移民的經歷給了他不同文化背景的視野。後來,他和兄弟被送往美國肯塔基州的 Oneida Baptist Institute,寄宿學校的生活磨練了他的韌性和適應力。他在奧勒岡州立大學取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並在史丹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這些學術背景為他後來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期間,黃仁勳也開始關注科技如何推動永續發展。他深信,科技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還能解決環境問題,這一信念在他日後領導 NVIDIA 時體現得尤為明顯。

黃仁勳曾說過,科技是人類發展的引擎,我們有責任確保這個引擎不僅推動經濟增長,更要促進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不僅引領著 NVIDIA 的發展方向,也為全球科技領域樹立了榜樣。」

從技術熱愛到未來想象

黃仁勳的成長歷程中充滿了挑戰與機遇。他年輕時便顯現出對技術的濃厚興趣和天賦,這使他在學術和職業生涯中迅速脫穎而出。他曾在 LOGIC 和 AMD 等公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為日後創辦 NVIDIA 打下了基礎。

1993年,黃仁勳與克里斯·馬拉喬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科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共同創辦了 NVIDIA。公司最初專注於遊戲圖形卡市場,1999 年推出的 GPU 改變了遊戲規則,推動了PC遊戲市場的增長。NVIDIA 的 CUDA 平台進一步革新了並行計算,推動了科學研究和人工智能的重大進展,這些技術成就使 NVIDIA 在科技界佔有一席之地。黃仁勳表示:「NVIDIA 的誕生來自於對技術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無限想象。」他堅信,技術的進步可以改變世界,NVIDIA 的使命就是通過不斷創新來實現這一目標。

NVIDIA 的誕生來自於對技術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無限想象。 (圖:NVIDIA)

技術創新與永續發展

黃仁勳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也不忘關注永續發展。他認為,科技不僅應該改變人們的生活,還應該對環境負責。NVIDIA 在他的領導下,積極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並致力於提升產品的能源效率。他指出:「我們的目標是將尖端技術與永續發展結合起來,為未來創造一個更加美好和可持續的世界。」

NVIDIA 的永續發展策略還包括對員工和社區的關注,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計劃,支持教育、醫療和社區建設等多方面的社會公益活動。他強調:「我們不僅要成為技術領導者,更要成為社會責任的典範。」通過這些舉措,NVIDIA 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也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扁平化管理與創意文化

黃仁勳以其動態的領導風格著稱,他偏好扁平化的管理結構,直接管理大約 50 名頂尖員工,強調創新和問責制。他說:「我相信這些直接向我匯報的人應該是最優秀的,並需要最少的監管。」這種方式促進了 NVIDIA 內部的創新文化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公司不斷突破技術的邊界。他認為,成功的領導者應該鼓勵團隊成員發揮創造力,並在需要時提供支持和指導。他的這種領導哲學,使 NVIDIA 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企業,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技術人才。黃仁勳還推崇跨部門合作,認為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結合可以激發出更多創新。他說:「一個成功的團隊,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強大,更是每個成員都能在共同目標下發揮最大潛力。」

NVIDIA 內部的創新文化體現在公司每一個層面,從工程到市場營銷,黃仁勳鼓勵員工挑戰傳統思維,探索新的可能性。他認為,創新的靈感往往來自於不斷的試驗和錯誤,因此公司設立了多個創新實驗室,讓員工自由探索和實驗。這種自由和支持的環境,使 NVIDIA 成為一個創新高地,吸引了大量的頂尖人才。

直接管理大約 50 名頂尖員工,強調創新和問責制。(圖:NVIDIA)

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

在黃仁勳的領導下,NVIDIA 不僅僅是一家圖形卡公司,而是成為科技行業的強者。公司的 GPU 在人工智能研究、數據中心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中變得至關重要。2024 年,NVIDIA 的市值達到 3 萬億美元,鞏固了其在 AI 革命中的領導地位。黃仁勳表示:「我們的成功來自於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NVIDIA 始終致力於技術創新,並通過不斷拓展新市場來保持競爭力。公司的技術創新不僅限於 GPU,還包括 AI、數據中心和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多個行業的突破。

NVIDIA 與多家領先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合作,共同推動技術創新。例如,NVIDIA 與微軟合作,將其 GPU 技術應用於 Azure 雲平台,提升了雲計算的性能和效率。此外,NVIDIA 還與 Tesla 合作,為其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先進的計算平台,實現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

黃仁勳在多次公開演講中強調,市場拓展的關鍵在於不斷洞察客戶需求,並快速迭代產品以滿足這些需求。他說:「我們的客戶遍布全球,他們需要的是高效、可靠且具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我們的使命就是通過技術創新來滿足這些需求,並幫助他們實現成功。」在他的帶領下,NVIDIA 開發了針對不同行業的專業產品,從醫療到金融,再到娛樂行業,每個領域都見證了 NVIDIA 技術的深遠影響。

再生能源與環境融合,實現永續發展

NVIDIA 在永續發展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包括積極採用可再生能源,目標是到 2025 年有 65% 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資源。NVIDIA 的 Cambridge-1 超級計算機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並在 Green500 排行榜上名列前茅。NVIDIA 還致力於提升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並在設計、建設和運營中實施可持續性標準。黃仁勳強調:「我們不但追求技術的卓越,還致力於對環境和社會的積極影響。」他認為,科技公司在追求創新和盈利的同時,必須承擔起環境責任。

NVIDIA 的永續發展戰略還包括資源回收和減少電子廢料的措施。公司設立了全球回收計劃,確保舊產品能夠被安全回收和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黃仁勳指出:「我們的目標是不僅在技術上領先,還要在環境保護方面樹立榜樣。」這一理念已經融入到 NVIDIA 的每一個業務決策中,從產品設計到供應鏈管理,每一步都力求環保和可持續。

NVIDIA 的 Cambridge-1 超級計算機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圖:NVIDIA)

回饋社會,造福他人

黃仁勳的貢獻不僅限於企業界,他還進行了大量慈善捐助,包括向奧勒岡州立大學捐贈 5000 萬美元用於超級計算機研究所,並向史丹佛大學捐贈 3000 萬美元用於建設工程中心。他的努力為他贏得了無數榮譽,包括被《財富》雜誌和《經濟學人》評為全球最佳 CEO,並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黃仁勳表示:「成功不僅是個人和企業的成就,還應該回饋社會,造福他人。」他的慈善行為體現了他對社會責任的承諾,成為企業界回饋社會的榜樣。

黃仁勳特別重視教育領域的捐贈,他相信教育是改變社會的關鍵。通過向多所大學捐贈巨資,他支持了無數學生和研究人員的創新和發展。此外,他還推動 NVIDIA 員工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倡導「回饋社會,人人有責」的理念。

NVIDIA 的社會責任計劃還包括支持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尤其是在弱勢群體中的推廣。黃仁勳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提供教育資源和機會,讓更多年輕人能夠接觸和參與科技創新,為未來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NVIDIA 與全球多所學校和教育機構合作,提供獎學金、實習機會和教育資源,幫助學生實現他們的科技夢想。

AI 技術為綠色革命注入新動力

黃仁勳指出:「我們的使命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世界向可持續發展邁進。」NVIDIA 的 AI 技術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公司與 Tomorrow.io 合作,開發了用於天氣預報的 AI 模型,幫助企業和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此外,NVIDIA 還與 FortyGuard 合作,利用 AI 技術測量城市熱島效應,幫助城市規劃者和公共衛生官員制定更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戰略。

NVIDIA 的 AI 技術還在能源管理和資源優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NVIDIA 的 AI 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和調整數據中心的運營,確保在滿足計算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這不僅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還大大減少了碳排放,促進了環境保護。

在農業領域,NVIDIA 的 AI 技術也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公司與多個農業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智能農業系統,利用 AI 進行精準灌溉、病蟲害監測和土壤健康評估,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並減少資源消耗。黃仁勳認為,這些創新應用能夠幫助農業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

在醫療保健領域,NVIDIA 的 AI 技術同樣具有變革性影響。公司與多家醫療機構合作,利用 AI 進行疾病預測、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和醫學影像分析。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準確性,還為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從而促進了整體公共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黃仁勳的領導下,NVIDIA 不僅成為技術創新的代名詞,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典範。在他的指導下,NVIDIA 繼續推動 AI 和計算領域的進步,對各行各業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這些努力,NVIDIA 不僅塑造了科技行業的未來,也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黃仁勳和 NVIDIA 的故事,彰顯了科技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美好願景,並啟發我們共同努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NVIDIA 與 Tomorrow.io 合作,開發了用於天氣預報的 AI 模型。 (圖:NVIDIA)

推薦閱讀:

友善土地,永續時尚!UKL 執行副總 謝煥麒:因為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源頭!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三代轉型研究院」,不但是先行者,更是快速行動者!

Tags: esgNVIDIASDGs黃仁勳
ShareShareTweet
Edwin Hsiao 蕭文浩

Edwin Hsiao 蕭文浩

Edwin Hsiao 蕭文浩 Edwin Hsiao, Asia-Pacific Regional Director at《The Ic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critical issue that demands global attention, and sharing personal stories can deeply resonate with people. We invite everyone to join us in our mission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蕭文浩,《The Icons》的亞太地區總監。永續發展是全球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議題,透過個人故事能夠深刻地引起共鳴。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推薦閱讀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圖:De Pure)

De Pure 創辦人陳沛緹與陳韻如的溫柔革命:當女性開始與自己「私密」對話,世界因此改變

by Ricky Wang 王瑞琪
2025 年 5 月 5 日

...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圖:衣的藝術)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打造台灣紡織業 ESG 典範——讓團體制服兼具美感、舒適與永續

by James Lin 林麟杰
2025 年 4 月 25 日

...

精神科醫師徐淑婷與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圖:黃韶琴)

藝術醫療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啟蒙——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與精神科醫師徐淑婷以對話串聯創作與臨床的療癒可能

by Gary
2025 年 4 月 19 日

...

Ulta Beauty 執行長 Kecia Steelman。(圖:WWD)

Ulta Beauty 執行長 Kecia Steelman:美麗產業的未來,不只是趨勢,而是責任與行動

by Joanna Liao 廖倬妍
2025 年 4 月 3 日

...

藝術家湯雅琁。(圖:湯雅琁)

跨越文化與時代,藝術家湯雅琁:當作品能引發共鳴,藝術才真正擁有生命力

by Gary
2025 年 3 月 31 日

...

Next Post
王怡雯(右)認為零碳大學能夠成功,除了學生們都相當認真、用功外,像王景裕老師(左)這樣的業師不吝付出,更是關鍵因素。(圖:臺灣數位企業總會)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帶領二代企業家向陽而生、逐光而行,以「雙軸轉型」推動企業再創營運高峰!

熱讀

李奧國際集團

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暨創辦人王孝璿:百年企業的 DNA 必刻著對世界的共情

2024 年 5 月 16 日
在台灣被譽為「台積研發六騎士」之一的楊光磊教授 (圖:Semi Impact Forum 2024)

前進 2024 倫敦科技週!「台積電研發六騎士」楊光磊教授:科技創新必須是全球範疇中的協作,一切從「失敗履歷」開啟外掛!

2024 年 7 月 16 日
謝煥麒 UKL 執行副總 (圖:UKL)

友善土地,永續時尚!UKL 執行副總謝煥麒:因為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源頭!

2024 年 6 月 21 日
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王孝璿(圖:李奧國際集團)

進軍全球醫療版圖!李奧國際集團董事長暨創辦人王孝璿:以持續收購優質企業打造永續商業模式

2025 年 2 月 12 日
盧浩智 沅星航空

沅星航空創辦人盧浩智:我是「溫柔的破壞者」,以創新私人包機模式飛出亞太中樞新格局!

2024 年 5 月 27 日
Sam Cox(圖:Arts&LifeNews)

強迫症反轉藝術人生!英國塗鴉藝術奇才 Mr. Doodle: 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是我的畫板

2024 年 8 月 1 日

The Icons

  • 關於 《The Icons》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主題分類

SDG 商業 傳承 學術 生活 ESG 國際 創新 文化 科技 領導力 健康 娛樂 最新 觀點

語言轉換

繁体中文

聯繫我們

Email: hello@theicons.net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登入或創建您的帳戶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帳號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我已經是會員? 登入
或使用
登入中請稍後...
請輸入您的會員帳號或電子郵件地址以繼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英文
  • SDG
  • ESG
  • 領導力
  • 商業
  • 國際
  • 健康
  • 傳承
  • 創新
  • 娛樂
  • 學術
  • 文化
  • 最新
  • 生活
  • 科技
  • 觀點
  • 關於《The Icons》
  • 登入

©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