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主都希望自己一手打造的帝國可以「永續經營」,但拿起放大鏡,你知道有多少企業實際是在「應付永續」,甚至「誇大戰跡」?先前《The Icons》深入英國劍橋科學園,採訪國際ESG專家馬克·安德森,深度討論「漂綠」無所不在!劍橋永續專家馬克·安德森:小心,別讓你的荷包愛錯人!,就探究了國際四處可見的「漂綠」現象,其中包括就連國際大企業也會陷入「應付」永續的陷阱內。
而在此刻,我們也值得關注今年榮獲「台灣精品成就獎」的普萊德科技(Planet Technology Corporation),如何落地實踐永續行動,讓各界看到,除了身為科技龍頭領導產業外,他們不「應付」永續,而是「主導」、甚至「領導」永續。
「台灣水牛」在地深掘,屢獲 ESG 年鑑標竿企業
普萊德科技董事長陳清港出身為台灣農村子弟,他著名的「水牛精神」貫徹企業核心,就連夫人普萊德科技副總經理兼永續長許華玲,也稱自己丈夫是「台灣水牛」,夫妻倆秉持「普萊德為台灣創造一個有價值的品牌,帶來影響力」的信念,從深耕在地做起,以永續的品牌力取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同。
時間回到1990年代,陳清港看到了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在強大的技術背景與商業基礎下,他立下決心自行創業,將重心放在品牌與研發軟實力上,制訂電腦與工業設備規格與整合,提供所有製造商共同遵循的標準,並與時俱進、時時更新,做到快速安全的傳輸品質。很快他準備就緒,胸有成竹地前往德國參展,首次出師就告捷,拿下德國訂單,奠定公司接下來數年的營收基礎,五成來自歐洲的營業額,讓他在國際市場上更有底氣。
善用 ICT 聚落政策創造1+1大於2,陳清港「3R」策略是成功關鍵
在全球各地並未開設分公司或工廠的普萊德科技,卻拿下超過140國以上的訂單,除了普萊德科技過硬的創新設計與研發能力外,陳清港更是利用 ICT 聚落的優勢,秉持並實踐「去中心化」、「便捷交通」、「廣納人才」經營 ICT 聚落,將具備影響力的的公司匯集,各自發力、目標ㄧ致,使得合作通路暢通無阻,發揮「1+1大於2」的量能,搶下接連不斷的國際訂單。
陳清港説,他也有一套獨特的「3R」策略:在對的時機(Right time)、合理定價(Right price)、市場需要的產品(Right product)。其中的關鍵包括,陳清港以精準的眼光洞悉市場先機,再以消費者、客戶可以接受的價格推出產品,這不僅考驗領導人的眼光,也要有敏銳的市場神經。
全球強敵林立,如何站穩腳跟?思科:超過80%參與社區影響活動
即便已被尊為產業龍頭,陳清港也不忘自己的平凡出身,投身公益不遺餘力,「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創造企業永續發展價值」兩句話,是陳清港心中不變的信念,他與妻子許華玲持續攜手於推動社會福利,自2005年起推進「弱勢兒童補教教學/心理輔導」計畫;更自2021年起,推行「台灣好空氣育福田」,利用「稻草分解菌」來取代焚燒稻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根據統計,每燃燒一公頃的稻梗,會產生9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普萊德聯合其他有心的企業,共在彰化、花蓮認捐4100公頃稻田,減少近3萬7000公噸碳排放,落實影響力。
然而,企業員工參與ESG,可能是另外一個更動人的視角。
放眼國際,同為國際技術大廠的思科(Cisco Systems, Inc.),在公司治理上,他們的員工連續第三年保持超過80%參與社區影響活動,且從入職階層至經理階層中,所有自我認同為非洲裔美國人的員工比例增加了60%,更榮獲「2023 Great Place to Work(卓越職場)」認證。
而在社會責任上,思科長期以來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並將其分為四個面向:「危機處置」、「氣候影響和重建」、「學習和數位技能發展」以及「經濟賦權」。透過這些計畫和資助,思科對8.93億人產生了正面影響,並且透過思科基金會為社區提供了4.94億美元的現金和實物捐贈,其中3.77億美元和實物捐贈給了思科網絡學院。
此外,為了支援烏俄戰爭的難民,思科捐贈了價值約6百萬美元的思科設備,用於建立緊急連接和網絡設備,提供非營利合作夥伴、聯合國機構、防空洞和烏克蘭政府使用。他們的危機應對(CCR)團隊前往波蘭克拉科夫,和當地的志願者合作,建立可以應對單位需求的緊急通訊工具包。最後,思科也捐贈了約600萬美元的思科設備、超過300萬美元的現金資助,以及150萬美元的員工捐贈給25家非營利機構。
至於環境保護上,思科基金會則承諾用1100萬美元資助氣候解決方案。在公司本身,他們也以科學基礎目標倡議(SBTi),批准思科公司在2040年實現整個價值鏈淨零排放的目標。
「我們的運營中89%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這是思科對世界充滿信心的自我闡述,他們也在2022年的 Gartner 供應鏈25強排名中,名列第1名(連續第三年蟬聯冠軍),這些都充分顯現,要成為更高瞻遠矚的國際大廠,朝向永續行動的廣度及精度,所有的企業,都還有更長遠的眼光與執行空間。